機遇與挑戰
1) 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中國空氣壓縮機行業的增長帶來不確定因素,挑戰多于機遇。國際市場上,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從2007年1月的58.32美元/桶攀升到2008年4月的115.63美元/桶,雖然目前已經回落到了61.45美元/桶,但由于美元、歐元的貶值,必將會帶來石油價格的上漲。
國內新勞動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實施,從法律上規范了企業的用人制度,直接增加不同行業中企業的用人成本約5%~40%。激烈的市場競爭降低企業的提價空間,而勞動生產率短期難以與勞動力成本獲得同等程度的增長,這使得運營成本上升壓力無法有效地轉移出去,從而擠壓制造企業的利潤空間。制造業企業利潤率下滑將會降低基礎生產設施的更新率,直接減少對空氣壓縮機等設備的需求。這種狀況導致中國壓縮機行業處于兩難境地。但是,制造業所面臨的不利局面可能會迫使企業加速提高自動化程度,降低人力投入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來減弱利潤下降幅度。在這種情況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節能環保和性價比高等優勢的無油潤滑壓縮機、變頻壓縮機和小型離心壓縮機將會迎來增長高峰。
2) 中國政府提出的節能降耗規劃和明確指標為中國空壓機行業帶來的機遇多于挑戰。中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會議上都提出了節能目標,希望通過強化政府節能政策調控的責任,并采取重點央企設定指標的形式確保目標的實現。為確保實現國家目標,中央大型企業在“十一五”規劃中都提出了具有挑戰性的資源節約目標,不少企業還專門制定了《創建資源節約型企業專項規劃》;、石化、鋼鐵和電力等傳統的高耗能產業自然首當其沖。工藝流程落后,現有設備性能差、效率低,能源信息系統管理不到位是能耗較高的三大原因。目前通過采用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高效節能新產品等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來實現直接節能,成為各行業普遍接受并且得到財政資金扶持的解決途徑。據有關專家估計,壓縮空氣的能耗大約占所有工業用電的10%,其運用廣泛地涵蓋了鋼鐵、金屬冶煉、化工、紡織和能源等領域。在當前各省級政府單位都把節能降耗作為新建和改建項目的關鍵審批指標之一的形勢下,如何盡快調整產品結構和服務內容以滿足因節能等要求提高而引起的用戶工藝和設備更新需求,已經成為中國空氣壓縮機行業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慶幸的是,我們已經看到市場上有部分公司正在試圖把握其中的機會,推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如節能性能優良的VSD壓縮機,過程處理設備集中控制和其它系統節能優化方案等。